|
· 首頁
→ 工業設計頻道 → 理論文摘 → 訪談記錄 |
|
我們身在一個設計的年代——訪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超德 |
|
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超德教授 和李超德聊天無疑是愉快的,他思維開闊,對服裝設計行業了解透徹,而且搭得準流行的脈搏,雖然曾被炮制“熊貓秀”的趙半狄批為“學霸”,但和他面對面交流是感覺不到學究氣的。他能告訴你世界美在哪里,設計通過什么樣的手段將美升華。他不僅能提點你去發現美,而且能為你分析這樣的發現之旅背后的感情意義。
“棉、麻、絲綢這些天然的織物和肌膚的生命情感相關聯”、“住宅的美可能不僅是在高宅大院,而僅僅是夕陽斜照下的書房”,李超德在論證衣、食、住、行之美的時候,語言飽含詩意,與他一貫在媒體上提倡獨立而理性的時裝評論形象似乎有點出入。
單獨說熊貓秀已經沒有意義了
不久前李超德被扯進了一個時裝界的鬧劇中,他在《時裝時報》上就趙半狄在國際時裝周上做“熊貓秀”而發表的《不要作賤時裝周——評趙半狄的熊貓秀及其他》遭致趙的不滿。趙隨即抓住這篇文章,逐條批評,并給李超德扣上“學霸”、“李院長害了學時裝的學生”這樣的大帽子。
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李超德說,他發現自己的文章被趙半狄抓住當成炒作的工具,他時候立刻表示“單獨說熊貓秀已經沒有意義了”以澄清所謂的“口水戰”的真相。其實這場口水仗根本就是一場鬧不起的鬧劇,李超德說在網絡時代,把學術拿到公共平臺上進行討論會存在很多問題,包括學術如何寬容和自律的問題。更何況我與趙半狄根本不處在同一個語境中。我不習慣網絡上這種謾罵的方式,支持他的人在網上罵我以及支持我的人罵他,我都覺得不合適。
[1] 2 下一页
|
|